本来是个好官,官场混久了之后,平庸的他竟弹劾虱子

mzd娱乐平台怎么登录客户端
新闻动态
栏目分类
本来是个好官,官场混久了之后,平庸的他竟弹劾虱子
发布日期:2025-04-15 14:43    点击次数:123

古代的官场,就是一个大染缸,很多书生十年寒窗苦读,金榜题名之后,也想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。可是,等他们进入仕途后,往往忘记了当年的志向。所以包拯、海瑞这种清官、能吏总是让人无比怀念的。北宋时期有一个官员,就是这样的例子。虽然没做什么恶事,但完全体现了当时庸庸碌碌的官场现实。

这个人叫做王平,非常普通的名字。他的经历也很平凡,在宋真宗时期考中进士后,因为名次不算理想,被分配到许州担任一个司理参军的小官。这个时候的他,籍籍无名,但因为不畏权贵、办事细心谨慎,就已经在史书上留名了。南宋时文人吴曾在《能改斋漫录》中记载过他的一件故事。

这时在当地有个女子独自骑驴而行,路上遇到匪徒将她杀害,并将女子的衣服都脱去。驴子受惊逃逸,被附近的农家所收养。衙门找到了这只驴子,并指认农家为杀人凶手。可是审讯了四十多天,农家始终只承认收养了驴子,并没有杀害女子。

王平非常奇怪,就将此事上报。他的顶头上级是个老官僚,非常武断,也非常强横。他催促王平赶紧结案,不要再拖延了。王平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,表示这个案子还有隐情,不能随便下定论。上级大怒道:“你太怯懦了”

展开剩余73%

王平则淡定的表示:如果是怯懦惹怒了您,不过是丢了官职而已。但如果草率结案,可能会枉杀无辜。两者相比较,我还是选择后者。

就这么又拖延了一段时间后,从外地转押过来一名逃犯,经过审讯,他意外招供了杀害女子的罪行。这个案子终于水落石出,农家被无罪释放。王平的上级也向他道歉,承认如果没有他,自己就会草菅人命。王平不畏强权的名气传扬开来。

但是,这样一位有节气有操守的官员,后来却被磨平了棱角,并没有能够善始善终。宋仁宗时期,他被推荐到朝廷担任御史。御史这个职位就是给皇帝、大臣们提意见的,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个享受,但由于会得罪人,有些人也会得过且过。

为了杜绝这种情况,宋朝定下了一个监督制度,那就是新任御史在百日内必须参劾某个大臣,或者向皇帝提意见。否则,朝廷将视这个御史渎职,会将其“罢为外官”,再也得不到重用。

可是,王御史就任之后,一直就悄无声息,没有任何动静。当时还有人纷纷猜测他将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(王端公有待而发,必大事也)。不过一直等到九十多天,他的上级都为他着急了,私底下问他有什么打算。

王平吞吞吐吐,向上级表示,自己看到京城作坊里的糖饼大小不一,大的省事但是浪费材料,小的省料但是浪费人工。他打算建议皇帝,将全国的糖饼做成统一的样式,以最经济实用的方法来满足老百姓的需要。这件事虽然很微小,但是可以使民间的风气趋于淳朴。

上级哈哈大笑,然后制止了王平的荒唐举动,并告诉他,这种事情御史上奏,会成为朝野的笑话,还是另想其他办法吧。

王平的妻子见到丈夫如此为难,非常不解的问:“朝廷这么多大臣,难道没有一件出格的事情吗?随便弹劾一件,也可以过关啊?”

王平摇摇头,自己初到京城,立足未稳,朝廷里的形势还不清楚。大臣们盘根错节,稍不留神就会得罪人,所以万万不能随便参劾。不过呢?王公大臣不能动,那宫中的宫女和太监无权无势,还是可以从此处下手的。

王平绞尽脑汁,终于憋出了一份札子。里面的内容非常简单,就是他在刚刚向仁宗皇帝报到时,仁宗正在用膳,发现“御膳中有发”。从这一件小事,可以看出皇帝日理万机,下面的人却伺候得不精心,居然还让御膳之中混进了头发。

王平还大发宏论,阐述要从制度、管理等各方面加强,确保皇帝吃好用好。他还要求严格处理当事人,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。

同僚们看到名满天下的王御史就花了一百天时间,就闹出这样一个笑话,都大失所望。宋仁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仁君,自然不会为这件小事而迁怒下人。有的文人笔记中记载的不是头发而是虱子,不管是什么吧,这位前期刚直的官员,变得世故圆滑以后反而断送了前途,被罢官免职。

参考资料:《太平笑史》、《能改斋漫录》

发布于:天津市
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